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红色教育的课堂 · 思想锻炼的熔炉
联系人:叶主任
电 话:18079690009
Q Q:645260548
邮 箱:645260548@qq.com
地 址:上海市奉贤区望园路1698弄31号22幢4层4187室
20岁的周恩来曾经为哪件事儿处于极度苦闷之中
周恩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总书记总书记在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周恩来半个多世纪奋斗的人生历程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历史的一个生动缩影。他在确立共产主义信仰时就说过:“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他宣传奔走。”“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要以誓死不变的精神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周恩来遵奉自己的誓言,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我们在缅怀他的丰功伟绩的时候,追述他的思想转变历程,对当代青年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
《新青年》的新思想使他豁然开朗,留学日本初步接触了马克思主义
周恩来于1898年3月5日出生在灾难深重的中国,从小就受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因为看到民族危亡、山河破碎,他在少年时代就萌发了强烈的社会使命感,懂得了“为了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的道理,树立了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伟大抱负。怎样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怎样才能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些问题已经成为推动他不断向前求索的动力。
进入中学后,为了挽救“积弱不振”、“外侮日迫”的祖国,周恩来积极组织进步团体,主持出版会刊,“研究各种学识”,探求救国真理,并大声疾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认为,一个人必须有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志向。他在一篇作文中写道:“故凡同一人类,无论为何种事业,当其动作之始,必筹划其全局,预计其将来,抱无穷之希望。然后按此希望之路径以前进,则其结果不致与此希望相径庭。希望者何?志是也。”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年龄的增长,随着对中国国情的了解不断加深,周恩来忧国忧民的心情更加炽热了。1917年9月,他在东渡日本留学途中,看了临行前朋友给他的一本《新青年》(第3卷第4号),感觉很好。到了东京后,他就把《新青年》第3卷全部借来细看,颇受启发,觉得自己“从前的一切谬见”被“打退了好多”。
1918年春节期间,处在极端苦闷之中的周恩来再次把《新青年》第3卷找出来,重新反复阅读。其中所持的“排孔、独身、文学革命”等新思想新观点强烈地吸引了他,使他顿时感到眼前变得豁然开朗。他开始树立了这样一个信念:在“思想”、“学问”、“事业”上,都要毫不犹豫地抛弃“旧”的,迫求“新”的,“去开一个新纪元才好呢”!他在那天的日记里兴奋地写下两句诗:“风雪残留犹未尽,一轮红日已东升!”当然,这个“新”的到底是什么,他还是模糊的,不是很清晰的。
这时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已经传到日本,马克思主义也在日本广泛流传。周恩来在东京堂买书时随便翻阅新出的杂志,偶然看到一篇论述俄国党派情况的文章,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日记中凭记忆写下了800多字的摘要,对于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和苏维埃政权有了一定的了解:“按现在情形说,君主立宪的希望恐怕已没有再生的机会。过激派的宗旨最合劳农两派人的心理,所以势力一天比一天大。资产阶级制度,宗教的约束,全都打破了。世界实行社会主义的国家,恐怕要拿俄罗斯作头一个试验场了。”
此后,周恩来又先后阅读了约翰?里德撰写的反映俄国十月革命的《震动环球的十日》,日本早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著作――幸得秋水的《社会主义神髓》以及河上肇的《贫乏物语》,内心燃起了新的希望。1919年1月,河上肇创办的月刊《社会问题研究》出版了,开始连载他自己撰写的《马克思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周恩来立刻成了该刊的热心读者。他由一个单纯的、处于仿徨之中的爱国热血青年开始迈出了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路的关键性的一步。他在一首诗中写道:“潇潇雨,雾蒙浓;一线阳光穿云出,愈见蛟妍。人间的万象真理,愈求愈模糊;模糊中偶然见着一点光明,真愈觉蛟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