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红色教育的课堂 · 思想锻炼的熔炉
联系人:叶主任
电 话:18079690009
Q Q:645260548
邮 箱:645260548@qq.com
地 址:上海市奉贤区望园路1698弄31号22幢4层4187室
莫让乡镇党校成为“可有可无的影子”
文章来源: 浏览次 2020-02-28 13:14:15
乡镇党校是党员教育培训“主阵地”,但现实中很多乡镇党校却“形同虚设”,变成了“可有可无的影子”。想要打通党员教育“最后一公里”,还必须“内外施力”,提升乡镇党校“软硬实力”,才能让“影子党校”真正成为农村党员的“巍巍学府”。
要变“形式化”为“规范化”。目前,很多乡镇党校无机构、无级别,甚至无阵地、无设施、无专职人员,一些乡镇党校校长由乡镇党委书记或副书记“挂名”,具体负责事宜的仅一两个“兼职”人员。一些乡镇党校教学场所就是乡镇文化中心、会议室,设备上只能与会议室、站所和村(社区)办公室“共享”,无法满足培训需求,致使有的乡镇党校培训出现“以会代训”,或者利用县级培训“搭便车”,甚至换条布标“走过场”“摆样子”应付了事。笔者认为,要让乡镇“有名有实”,首先要实现“规范化”,既要有机构、有人员、有校牌、有印章,也应有计划、有制度、有师资、有经费,同时更要有考核,把乡镇党校管理培训与基层党建工作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全方位确保规范化建设、规范化管理、规范化运作。
要变“要我去”为“我要去”。当前,农村党员流动性大,很多党员长年外出务工,常住党员老龄化严重,致使参学参训率不高。其次,农村党员参训意识不够强,有的党员认为参加培训耽误了生产生活不想学,有的党员认为学不学与自身发展关系不大不愿学,有的党员因个性化培训需求得不到满足不好学,有的党员对“课堂式”“填鸭式”枯燥单一的讲学模式不感兴趣学不进,实现普通党员培训全覆盖还停留在“计划”上。笔者认为,教育培训应从农村党员的“兴趣”入手,科学制定培训计划,充分考虑每批参训党员的实际,让不同专业强项教师来对应不同实际需求的学员,做到“量体裁衣”,对口施教,让培训内容真正对农村党员的“胃口”。对老党员、流动党员则要利用登门讲学、手机促学等方式开展“对点式”送学“上门”,确保“不漏学”“不掉队”。同时,可结合实际拓展培训方式,挖掘打造红色基地、乡村旅游、特色产业等现场教学点或实训基地,搭建丰富的培训载体,充实培训内容,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要变“门外汉”为“内行人”。现在很多乡镇党校教师主要由乡镇领导干部、专技人员、离退休老干部和致富带头人等组成,对于如何施教都是“门外汉”。虽然他们基层经验丰富,但缺乏对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全面性理解把握,加之没有经历过专业培训“充电”,有的不会用多媒体设备,有的缺乏授课技巧和经验,有的宣讲感染力不强,甚至有的授课教师还停留在“念文件”“读报纸”阶段。大多教师教学方式均以“课堂式”为主,针对性、丰富性不强,培训结果的实际应用性也不高。所以提升党校教师执教水平,培养一批“内行人”势在必行。要搭建与上级党校、农科院校的交流平台,建立“教师挂乡镇下乡施教”“土专家挂院校定期进修”的互通互联机制,并结合教师特点组建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确保党员教育培训既能“高大上”也能“接地气”,既能给予“思想洗礼”也能帮助“拓展身手”。
要变“形式化”为“规范化”。目前,很多乡镇党校无机构、无级别,甚至无阵地、无设施、无专职人员,一些乡镇党校校长由乡镇党委书记或副书记“挂名”,具体负责事宜的仅一两个“兼职”人员。一些乡镇党校教学场所就是乡镇文化中心、会议室,设备上只能与会议室、站所和村(社区)办公室“共享”,无法满足培训需求,致使有的乡镇党校培训出现“以会代训”,或者利用县级培训“搭便车”,甚至换条布标“走过场”“摆样子”应付了事。笔者认为,要让乡镇“有名有实”,首先要实现“规范化”,既要有机构、有人员、有校牌、有印章,也应有计划、有制度、有师资、有经费,同时更要有考核,把乡镇党校管理培训与基层党建工作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全方位确保规范化建设、规范化管理、规范化运作。
要变“要我去”为“我要去”。当前,农村党员流动性大,很多党员长年外出务工,常住党员老龄化严重,致使参学参训率不高。其次,农村党员参训意识不够强,有的党员认为参加培训耽误了生产生活不想学,有的党员认为学不学与自身发展关系不大不愿学,有的党员因个性化培训需求得不到满足不好学,有的党员对“课堂式”“填鸭式”枯燥单一的讲学模式不感兴趣学不进,实现普通党员培训全覆盖还停留在“计划”上。笔者认为,教育培训应从农村党员的“兴趣”入手,科学制定培训计划,充分考虑每批参训党员的实际,让不同专业强项教师来对应不同实际需求的学员,做到“量体裁衣”,对口施教,让培训内容真正对农村党员的“胃口”。对老党员、流动党员则要利用登门讲学、手机促学等方式开展“对点式”送学“上门”,确保“不漏学”“不掉队”。同时,可结合实际拓展培训方式,挖掘打造红色基地、乡村旅游、特色产业等现场教学点或实训基地,搭建丰富的培训载体,充实培训内容,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要变“门外汉”为“内行人”。现在很多乡镇党校教师主要由乡镇领导干部、专技人员、离退休老干部和致富带头人等组成,对于如何施教都是“门外汉”。虽然他们基层经验丰富,但缺乏对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全面性理解把握,加之没有经历过专业培训“充电”,有的不会用多媒体设备,有的缺乏授课技巧和经验,有的宣讲感染力不强,甚至有的授课教师还停留在“念文件”“读报纸”阶段。大多教师教学方式均以“课堂式”为主,针对性、丰富性不强,培训结果的实际应用性也不高。所以提升党校教师执教水平,培养一批“内行人”势在必行。要搭建与上级党校、农科院校的交流平台,建立“教师挂乡镇下乡施教”“土专家挂院校定期进修”的互通互联机制,并结合教师特点组建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确保党员教育培训既能“高大上”也能“接地气”,既能给予“思想洗礼”也能帮助“拓展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