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红色教育的课堂 · 思想锻炼的熔炉
联系人:叶主任
电 话:18079690009
Q Q:645260548
邮 箱:645260548@qq.com
地 址:上海市奉贤区望园路1698弄31号22幢4层4187室
2019年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坛在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举行
日前,2019年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坛暨“传承·升华·鼎新:总书记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举行。来自上海市教委和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会。本次论坛由上海市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主办,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
精彩发言
中国道路对“马中西”的融合
陈学明
中国道路的开辟是建立在吸收各种思想资源的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西方文明是其三大思想资源。中国道路对三大资源的融合既体现在前进方向上,也体现在手段路径上。
论述中国道路的前进方向时,总是把实现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实现共产主义三者联系在一起。
中国道路首先是迈向中国现代化的道路。西欧在人类历史上率先进行了工业革命,实现了以工业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实现了人类生产方式的一次根本性的变革,对其后一个历史时代作出根本性的规定。中国道路所承继和发展了的现代西方文明的首要传统,就是始终不渝的现代化取向。
中国道路作为当代中国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既是对民族或文明传统的扬弃,又是这一传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语境中的继承或传承。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志士仁人的梦想,传统文化以其顽强的影响力推动中国道路沿着这一方向前进。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中国道路的一切行动和措施,从根本上说都是以社会主义为基本导向,都是为了贯彻实施社会主义的原则理想。当代中国改革开放所贯穿的一条主线,就是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前提下,将现代性文明的市场建制纳入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框架。中国道路是为迈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奋斗的道路,这是一条通向共产主义的道路。
中国道路在实现目标的手段和途径上更是体现了三大思想资源的交互贯通。
中国道路从现代西方文明中吸取了什么?一是利益原则与市场经济。所谓市场,就是在一定的制度约束条件下的个人利益和权利的自由让渡和自由交易。现代西方文明的现代性社会是市场体系高度发达的社会。而中国道路首先将经济领域作为中国改革的突破口,就是为了尊重和响应社会成员个人在劳动和合法诚信经营基础上对经济利益的直接诉求,是对长期排斥忽略个人利益和个性这一弊端的克服。二是个人权利以及相应的社会权利结构体系。在西方世界最先成长起来的现代性文明是以个人的利益和自由为基础的,在现代性文明中,血缘、情感、伦理和传统共同体被代之以诸如城市、市场、政治国家等,以及改变整个人类生存状况的工业文明。从个体性权利变迁的历史视角来看,改革开放内在地包含着对社会权利结构体系的重新界定。
中国道路从中国文化中吸取了什么?一是精神追求与理想信念。中国在精神追求与理想信念方面有着悠久的传统和可贵的品质。传统文化中的这种精神追求和理想信念,对于中国古代文明历史有着不可遮蔽的正面意义和价值,而在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也正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二是兼收并蓄与推陈出新。这是传统文化的又一基本精神特质。中国道路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对马克思主义传统、现代西方文明和中国民族或文明传统的兼收并蓄中,在“推”计划体制和社会主义传统体制之“陈”,“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新”中开辟出来的。三是渐进态度与中道精神。中华传统文化的另一基本特质就是渐进、稳妥和中道精神。中国共产党在开创中国的改革、现代化和社会主义事业时显然是秉承了这一精神。
中国道路从马克思主义文化中吸取了什么?一是人民性的根本立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党和人民开创的事业。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理念,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根本要求。二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成功领导下,在中国的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前提下,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领导开辟的。三是社会主义的制度。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建立起来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始终是中国道路取得成功的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坚持和完善。
需要说明的是,三大资源对中国道路的重要性并不是相提并论的,在三者之中,马克思主义始终处于核心地位。中国道路的本体、主体或根本仍然是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所开创的科学社会主义传统,中国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化和中国化的进程中开辟出来的,中国道路的继续延伸、拓展和推进,也必须回到当代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用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的事业。(作者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
如何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陈卫平
怎样对待本国历史?怎样对待本国传统文化?这是任何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都必须解决好的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的根本方针,就是总书记总书记多次重申并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两创”)。
对待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的重要方针是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而“两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对待传统文化的方针。它不仅指向传统文化的整体,而且指向其深层内涵,即特有的精神标识。
从语意来看,“两创”和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相近之处,就是要按照时代的要求和特点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然而,“两创”比之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更加突出了文化主体的创造能动性,而且与新时代以创新领衔的五大发展理念相一致。就是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十九大提出的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组成部分。所以,“两创”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既一脉相承又改进完善。
“两创”对于中国共产党对待传统文化的方针的丰富、完善,更体现在指明了确立评价传统文化价值标准的正确方向,使得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了根本依据。
传统文化有陈旧过时的一面,同时又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因而既要与当代文化相适应,又要挖掘蕴藏其中的解决当代人类面临问题的重要启示,这就是对于工具价值尺度的正确运用。同时,传统文化具有“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久魅力”的价值,其价值并不因为产生它的历史时代的消逝而失去,这是以内在价值尺度所作的评价。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不是静态的存在,而是需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予以提炼、概括,显示其生命力所在。这就把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的统一作为评价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准。
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评价,往往离不开与西学的比较。依据总书记总书记的相关论述,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不能把西方文化作为裁定我国传统文化优劣的绝对标准;二是中西文化是各有长短的。前者指出了什么不是评价中西方文化之长短的辩证尺度,后者指出了什么是评价中西方文化之长短的辩证尺度。总书记总书记从坚持文明的多样性出发,引用孟子的“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说明评价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传统文化,不应该以独尊某一种文明或贬损某一种文明为前提。这对西方文化霸权是特别有针对性的。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要认识到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是独特的,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以辩证的尺度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长短,揭示出两者的价值互补性,才能够既抗拒西方文化的霸权,又不走向国粹主义,从而促进东西方两大文明互通互鉴,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繁荣。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市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国共产党与传统文化转型
赵鸣歧
近代中国自19世纪中叶以降,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伴随着中国社会逐步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巨变和“西学东渐”的冲击而出现了崩坏、裂变以及现代化运动的解构与转变。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也成了这一进程中从未停止的历史追问。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先后进行了各式各样的探索,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社会思潮,但都未能正确解决好这个问题。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历史的进程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运才由此发生了深刻的改变。
历史地看,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大体可分为4个历史时期:
中国共产党创建最初的10年里,对待传统文化的主要倾向是将传统文化作为封建主义文化加以批判。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影响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使从西方传入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难以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教条主义严重,给建党初期带来消极影响。
进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高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大旗,提出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阐明、构建了中国共产党与传统文化的基本关系,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基本上肯定,采取了批判继承的方针。为了唤起全中华民族的救亡意识,共筑中华民族的精神长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凝聚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提高民族自信心。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系统阐述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提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要建立一种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即一种全新的民族生存模式,从而确立了中国共产党与传统文化关系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毛泽东在强调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的基础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向,同时指出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这一思想是促进新中国文艺繁荣和科学发展的基本方针。
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主张弘扬传统文化,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思想。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坚持广泛性和先进性相结合,将弘扬传统文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把弘扬传统文化与培育民族精神联系起来。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把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元化统一起来,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坚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积极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主旋律,还必须提倡多样化,讲究宣传艺术,提高引导水平,尽力使宣传报道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共产党积极运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出执政文化的新思路。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改革为动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出文化强国的战略,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实现民族复兴的文化思想。这既明确了我国社会当前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也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和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现实针对性,极大地推动了文化建设的大繁荣、大发展。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至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过程,反映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力求通过保护、继承、弘扬、创新和发展中华文化,领导中国人民走出近代文化困境、完成传统文化现代转型这一艰巨任务的文化自觉与使命担当。(作者为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路径
鲍金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总书记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升华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脉”“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并且指出:“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要真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继承和发扬光大,不仅要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阐释,更要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培育和践行,这就要求从实践化的角度去理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路径。
首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需要体现为一种实践的过程。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感受、研究、阐释和吟诵,固然不可少,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绝不限于此,更重要的是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实践、涵养、转化和落实,使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和生命力量的本质体现,即人们常说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身行一例、胜似千言。
其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不是采取知识的形态,而是采取实践智慧的形态。传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仅是遵守传统文化的明确要求和外在规范,更是按照对传统文化的心领神会的感觉而作出的智慧性行为,是践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而呈现的行为自觉。比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重要意义不在于它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言警句,而在于它是人们身体力行的人生信条和行为指南。又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重要价值不在于它是课堂考试中的文言解读,而在于它是中国人处理人际关系的永不褪色的价值准则。作为一种实践智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重提升的不是人们对传统文化知识点的记忆水平,而是人们面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境界、处理人与人关系的素质、协调人与自我关系的能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智慧既非理性计算,也非漠不关心,它处在身体与文化的本体论契合中,只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达到了一种“身体感”,人们对这种文化的掌握才达到了对什么是可说的和可做的、什么是不可说和不可做的、什么是无须说和无须做的等不言自明的境界,即对文化的完全内化和智慧性应对。
再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化能够展示出文化的无限丰富性,从而发挥出文化的生成性母体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建构性力量,具有异常丰富的功能和深厚意蕴。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浸淫于传统文化之中能够让人们获得一种文化的舒适感,这种感觉往往比言语性的文化更加意蕴丰厚,类似于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发源地,促使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行为源源不断地生成出来。(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中华文化血脉何以赓续
马光霞
十八大以来,总书记总书记高度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强调“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提出了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血脉的时代使命。
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文化具有意识形态性。延续2000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儒学,近代以来为救亡图存经过多次的尝试失败后,中国的历史和人民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和科学方法为中华文明的赓续指明了方向,引领中国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实际,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形成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从方法论来看,马克思主义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科学扬弃,为中华文化的赓续提供了科学的路径。中华传统文化有糟粕,也有精华,这就需要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加以辨析,既不全盘抛弃,也不全盘接受,要有鉴别地加以对待,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二要立足当代中国实践。文化是现实的反映,是人民的社会实践的反映。当代中国最伟大的实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因此,文化的传承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加以检验。这一方面包含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血脉的传承,另一方面则反映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传统文化的重塑。文化的重塑不是主观意志的产物,它要真正站住脚,真正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接活,就一定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每一个成果,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应对时代挑战、经过伟大实践检验的成果。
三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并结合时代条件。文化是不灭的活火,是民族流动的血脉,是时代前进的精神。总书记总书记特别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文化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它的包容性,在包容中转化,在包容中发展,在包容中创新。正因为如此,中华文化才能够得以生生不息、代代传承,成为当今世界唯一5000年血脉不断的伟大文化。要传承好中华文化,就要发扬光大这种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发挥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作用,就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文化的时代性特征决定着其既坚守本根又与时俱进,既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总书记总书记多次强调,在多元文化激荡的全球化时代,加强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更要坚定文化自信,大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舞台,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以展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总之,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才能保证中华文化血脉的正本清源;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检验,才能保证中华文化真正实现凤凰涅 ;只有守正创新、与时俱进,才能不断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才能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中国贡献。(作者单位: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观点集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价值
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章忠民教授表示,总书记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一系列重要论述,其中的一个重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相互关系。自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来,相关传播深入基层社区,家喻户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现实中,需要在以下几方面继续推进:第一,要注重培养实效。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社会追求的核心价值观,并得到人们自觉践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成效,要让核心价值观成为一种内化要求。第二,加强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方面,现实中有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厚古薄今,还有一种倾向是厚今薄古。这两种倾向在我们的实践行为当中、在研究中都有所表现,必须加以注意。
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杜仕菊教授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充满了辩证思维。无论是儒家的“和而不同”,还是道家的“矛盾之说”,都包含着辩证思维,也展现了深刻的辩证思维方式。辩证思维是融入中国人血脉之中,构成“中国价值”与“中国精神”的主导性思维方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之源。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法和价值体现,辩证思维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这种动力的表现既通过不同流派的思想相辅相成,又通过对外来文化转化,为博大精深的中国精神增强了深厚的文化和思维底蕴。这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动力所在。
文化是多面的,体现在不同领域。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文教授聚焦新时代“劳模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他认为,在中国的意识形态中,长期实践所形成的推崇劳动光荣,尊重劳动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精神追求,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实践特色。“劳模文化”的鲜亮底色和精神基因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个文化。新时代“劳模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契合性和共通性的一个突出方面。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劳模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象化、人格化和现实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治理
上海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徐世甫教授表示,总书记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体现了历史维度、现实维度和未来维度三者的统一。从历史维度来看,要把传统文化放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长河中来理解,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从现实维度来看,要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从未来维度看,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发展与治国理政联系起来,为治理现代化提供经验启示。
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金瑶梅教授关注传统文化视域中的绿色发展理念。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表达的是一种敬畏自然、重视自然规律的内涵,这种思想主张宇宙万物的和谐统一。儒家思想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通过提升自我道德境界来到达最高层次的“圣人”。道家则强调道法自然,提倡人应当顺应自然,爱护身体,养心养德,顺应自然,把人的生命活动作为基点,去探索人与周遭世界的关联。佛家思想中也有一些珍惜自然、保护自然的观点。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强调绿色发展理念,强调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超越,而这一思想对于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道路
上海市伦理学会副会长、上海杉达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邵龙宝教授表示,总书记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文化底蕴是一种“道文化”。这个道并非指道教,而是一种“大道”,指的是政治智慧。“道文化”是和谐辩证法的智慧,可以对话可以互补。但是,传统“道文化”本身有阶级局限性,是皇权体制下的人治实质,需要“创造性转化”。中国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其追求的目标是中国人民的幸福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为此需要不断完善制度机制,最终实现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上海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董玉来教授表示,故事越多,文化越深;故事越感人,文化越有底蕴。中国道路的故事是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如何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历程,其世界意义在于,为发展中国家选择自身发展道路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全球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讲好中国道路的故事,应该把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变成受众想听的,把受众想听的融入我们想讲的。讲故事要让别人听得懂、听得进、听得信,针对不同的对象讲不同的故事,以小见大,避免空泛而缺乏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