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信息要闻

新闻动态

  • 中兴通讯党委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嘉兴二期)中兴通讯党委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嘉兴二期)
  •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西安公司主题教育实地研学培训班中铁电气化局集团西安公司主题教育实地研学培训班
  • 上海民航“学思贱悟新思想,凝心铸魂强根基,踔厉奋发新征程”主题活动上海民航“学思贱悟新思想,凝心铸魂强根基,踔厉奋发新征程”主题活动
  • 河北某单位团委2023年度团青专题培训班河北某单位团委2023年度团青专题培训班

联系我们

红色教育的课堂 · 思想锻炼的熔炉

联系人:叶主任

电 话:18079690009

Q Q:645260548

邮 箱:645260548@qq.com

地 址:上海市奉贤区望园路1698弄31号22幢4层4187室

上海出品红色舞剧“破圈”而出 《永不消逝的电波》将走遍全国27座城市

文章来源:文汇报  浏览次 2020-01-07 00:00:00

  观众毛小姐第九次走进剧场观看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这回带着妈妈来看戏的她,曾一路赶到长沙和深圳“追剧”,还向身边所有朋友推荐了这部上海出品的舞剧精品……毛小姐这样“电波”铁粉并不是个案,《永不消逝的电波》已是第二轮上演,购票观众之多一度导致广州大剧院售票系统崩溃。诞生一年,演过百场,这部红色舞剧走过了大半个中国,更以“出圈”的热度引领着上海舞蹈创作的新思考。

  票房大热、话题大热,主创团队却格外“冷静”。就在“电波”的百场纪念演出前,编导韩真、周莉亚赶到排练现场,把所有角色动作细节再“抠”了一遍。曾让无数观众落泪的“小裁缝”挥手告别一幕中的动作幅度和定格时长也再度微调,只为通过非“炫技”的肢体语言更熨帖地呈现人物个性。明明已获得全国最高奖项,为何还要这么“较真”?“我们眼睛能看到的瑕疵,都要剔除;我们情感能感受到的一丝丝虚伪,都不允许出现。为的是――哪怕有那么一刻,可以和他们(革命者)真挚高贵的灵魂去对话,也不枉我们这次创作的初心。”韩真的话掷地有声。这也是上海歌舞团演员乃至上海文艺工作者,面对红色题材创作给出的坚定回答。

  凭大胆创新“破圈”,真挚情感与走心细节让历史档案在舞台上“活起来”

  新年伊始,“电波”再鸣。1月3日、4日,上海歌舞团携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到访杭州大剧院,带当地观众回到革命年代,下一站是江苏大剧院。据悉,2020年,“电波”的足迹将遍及27座城市,用118场舞蹈书写英雄故事。每一次“电波”回响,不仅是记忆的唤醒,更是灵魂的触动。

  滴滴滴,滴滴滴,急促有力的发报声把观众拉回到70年前,惊心动魄的上海解放前夜。黎明将至,夜色更加阴冷,黑衣人在雨夜行色匆匆,紧张悬疑的气氛瞬间弥漫舞台……“60多年前曾有一部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这次我们在舞剧创作中探索了全新理念,不同的美学表达和艺术呈现样式带给观众不一般的观戏体验。”舞剧制作人、上海歌舞团团长陈飞华说。为了用肢体语言讲好谍战故事,80后编导韩真、周莉亚等主创团队大胆创新,甚至连“李侠”的身份也作了改动――他不再是同名电影中的杂货铺老板,而是一位报馆工作人员。剧情便随着一份份报纸的头版新闻步步推进,悬念迭起,扣人心弦。与此同时,“舞台蒙太奇”“倒带式回放”“可移动景片”等突破常规的艺术手法被带入舞剧,婉约的“渔光曲”群舞和柔情的“回忆”双人舞,都带给观众新奇唯美的视觉享受。

  《永不消逝的电波》还突破性地描摹了一群“平凡”的革命者,他们有着相互依偎的爱情,有着柴米油盐的琐碎,也有着岁月静好的期许,却甘愿为了党的事业燃尽自身,更让观众读懂他们内心的炽热理想和崇高信仰。上海歌舞团首席演员王佳俊告诉记者,他在剧中塑造的主人公“李侠”更像是普通人,会痛楚会受伤也有过不舍,但对信仰的坚守使他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舞剧尾声,当“李侠”坐在发报机前敲击出最后一封电报时,“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的字样在黑色幕布上熠熠生辉;当“兰芬”怀抱孩子出现在舞台上时,有观众轻声对同伴说“这孩子今年70岁了”,闻者眼眶顿湿……舞台上的英雄形象便由此走进了观众心里,贴在了观众心上。

  “电波”中不仅流淌着真挚的情感,走心的舞台细节也合力达成了充满电影质感的视觉效果。石库门、弄堂、旗袍裁缝店等老上海元素被细致入微地呈现出来,让一段历史档案在舞台上“活起来”。服装师跑遍了衣料市场,寻找既能方便施展舞蹈动作又最接近老派旗袍质感的面料;化妆师则收集了数百张上海老照片和风情画,寻找展现东方审美的灵感……这些符合年代特征的“上海印象”,成了还原历史真实不可或缺的点点滴滴。

  “续航”靠不断打磨,红色舞剧从上海出发走向全国,为演出市场注入活力

  如今,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已满“周岁”,主创团队仍在演出中和人物较劲,与舞台磨合。排练厅里,记者曾撞见韩真、周莉亚与“李侠”“兰芬”“小裁缝”等围坐在一起,手足并用地比划着热烈讨论。“兰芬”给丈夫拍拍衣服掸去尘土的温柔,拿起笤帚装作扫地实则打探“敌情”的机敏,正是通过扮演者朱洁静和搭档们一遍遍尝试与修正,才表现得越来越熨帖和自然。哪怕是剧中配角“黄包车夫”,眼神角度、动作幅度也反复试验,力求准确。“只有小人物,没有小角色”,剧中每个人物细小动作的打磨往往比舞蹈动作的编创更花心思。

  打磨“电波”的标准不仅来自业内专家,主创团队也倾听着观众的心声。2019年,剧组通过微博共计收到2890篇各种形式的repo(观后感),有的寥寥数语描写最令人动情的舞剧片段,有的洋洋洒洒罗列戏剧情节和舞蹈段落,还有些“二刷”“三刷”的观众看一场写一篇,细数每次观剧的新感悟和新发现。这些情真意切的文字成了舞剧精益求精的参照系,王佳俊、朱洁静等青年演员从观众的良性反馈中汲取养分,在高强度的演出季里持续锤炼技艺。

  凭创新“破圈”,靠打磨“续航”,精品力作不断涌现,红色舞剧从上海出发走向全国,为演出市场注入活力。上海芭蕾舞团创排的《闪闪的红星》2018年10月首演至今已经跳了55场,编剧赵明和舞者们仍在修改,最新版与首演相比改动量高达80%。去年11月20日举行的“2019年度剧本研讨会”上,专家组和主创团队再度拆解分析全剧,热情高涨的艺术讨论持续到深夜11点半。记者获悉,这部“上海制造”的红色舞剧今年也将赴北京、四川、重庆等地巡演,上芭舞者们将用足尖续写潘冬子的英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