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红色教育的课堂 · 思想锻炼的熔炉
联系人:叶主任
电 话:18079690009
Q Q:645260548
邮 箱:645260548@qq.com
地 址:上海市奉贤区望园路1698弄31号22幢4层4187室
中共四大纪念馆打造红色品牌
毁于炮火中的会址拨云见日
95年前的1925年1月,上海虹口,在淞沪铁路旁的一座石库门建筑里,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秘密召开,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周恩来等20位共产党人代表全国994名党员出席了大会。从11日到22日,为期12天的会议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涌动着令人振奋的春潮。大会选举陈独秀、彭述之、张国焘、蔡和森、瞿秋白组成新的中央局,陈独秀为党的总书记,还审议通过了大会宣言,修改了党章,通过了《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议决案》《对于职工运动之议决案》《对于农民运动之议决案》,以及对于青年运动、妇女运动、组织问题、宣传工作等11个决议案。
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发展的道路上,中共四大刻下了重要的历史坐标。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1932年爆发的第一次淞沪抗战中,“四大”会址原建筑毁于日军的炮火。此后的漫长岁月里,人们对中共四大的记忆,就像它的会址一样几乎一片空白。解放后,中共四大会址遗址的查找工作也是一波三折。
1982年第9期的《解放军画报》刊登了中共四大会址的照片和说明,照片的主体是横浜桥北岸的数间民房,文字说明为:“图为四大会址――上海横浜桥6号”。经查考,并不存在“横浜桥6号”这一地名。多方考证后,“四大”会址在横浜桥6号这一说法被否定,“四大”会址的确认工作再次陷入困局。直到1984年,曾经担任中央宣传部工作人员、中共四大书记员的郑超麟,拄着拐杖,循着记忆,走到虹口淞沪铁路近东宝兴路。尽管记忆中坐西朝东的砖木结构假三层石库门民居早已不再,尽管铁路两旁已成为新居民小区的在建工地,但是凭着不远处一座红砖红瓦的印度锡克教堂以及近旁的淞沪铁路,老先生就此站定,举起拐杖说:“就是这里。”1987年11月,郑超麟站定之处――虹口区东宝兴路254弄28支弄8号处被确认为中共四大会址遗址,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革命纪念地。
整装再出发的红色地标集结地
2006年,中共四大史料陈列馆在多伦路正式对外开放。翌年,时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的总书记同志专程赴陈列馆参观指导,指出要守护建设好红色阵地,传承好红色基因,重视党史研究工作。201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经中共上海市委批复同意,虹口区委区政府择址四川北路1468号四川北路公园,开工建设中共四大纪念馆。2012年9月7日,中共四大纪念馆正式开馆。江泽民同志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同志出席开馆仪式。
如今的中共四大纪念馆,四周绿树成荫、鲜花繁茂,环境十分优美。纪念馆的建筑面积为3180平方米,设有序厅、主展厅、场景再现厅、影视厅、副展厅、临展厅、信息查询区、游客服务中心等功能性空间。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主题的主要展陈,以电视短片《历史丰碑》和主题雕塑《工农联盟》开篇,通过场景再现、史料文献、珍贵图片以及电视纪录片、互动多媒体等多样化的展陈手段,生动讲述了中共四大召开的时代背景、主要历程、历史贡献,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如何从弱小走向伟岸,从稚嫩走向成熟,由一个宣传性的政治小团体转变发展为真正的群众性政党。副展《红色足迹――中国共产党在虹口》史料陈列展,以丰富的史料和文物,展示了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虹口地区的光辉历程。
自2012年9月开馆以来,中共四大纪念馆充分发挥党史资源优势,面向广大党员,服务基层群众,创新开展党史研究、展览陈列和宣传教育工作,努力讲好“四大”故事、传播红色文化、弘扬核心价值。2017年,纪念馆成功创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9年,纪念馆共接待服务党员干部群众近40万余人次、3550多批次,党支部3000多个,开展重温入党誓词近2000批次;举办各类主题活动267场;各类红色、海派主题展览17场,线上线下覆盖受众近70万人次,观众反馈满意率达100%。
2017年6月15日,历经一年多的精心建设和筹备,上海第一座以“海派文化”命名的公共文化空间海派文化中心正式建成开放。作为虹口区建设开放多元海派文化传承发展区的重要项目,中心选址四川北路公园,毗邻中共四大纪念馆,实行一体化管理。中心以传承海派精神、发展海派文化、繁荣文化事业为己任,依托上海和虹口丰富的人文积淀,通过主题展览、大师讲堂、文化沙龙等具有特色的文化品牌活动,着力打造集研究、展示、交流和创新应用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文化空间,促进海派文化在新时期的传承、创新、发展。海派文化中心的盛大开幕,使这里成为上海中心城区唯一一处将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完美展现的文化高地。
2017年9月28日,虹口区将中共四大纪念馆、海派文化中心、虹口区党建服务中心的所在地门前广场正式命名为“国旗广场”,以此来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在上海虹口设计、孕育,并由此推动国旗故事的传诵、国旗文化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