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信息要闻

新闻动态

  • 中兴通讯党委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嘉兴二期)中兴通讯党委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嘉兴二期)
  •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西安公司主题教育实地研学培训班中铁电气化局集团西安公司主题教育实地研学培训班
  • 上海民航“学思贱悟新思想,凝心铸魂强根基,踔厉奋发新征程”主题活动上海民航“学思贱悟新思想,凝心铸魂强根基,踔厉奋发新征程”主题活动
  • 河北某单位团委2023年度团青专题培训班河北某单位团委2023年度团青专题培训班

联系我们

红色教育的课堂 · 思想锻炼的熔炉

联系人:叶主任

电 话:18079690009

Q Q:645260548

邮 箱:645260548@qq.com

地 址:上海市奉贤区望园路1698弄31号22幢4层4187室

他们用学识凝聚复旦的日月光华――追寻复旦历史系老先生们的背影

文章来源: 浏览次 2020-02-20 00:00:00

  我入读复旦历史系时,周谷城、周予同、蔡尚思、谭其骧、陈仁炳、杨宽和靳文翰教授等老前辈尚健在,他们峰峦如聚,各有千秋,是史学界翘楚。那时,我常去卧虎藏龙的100号楼(历史系办公楼),偶尔碰巧,就会见到某位前辈。因年少愚钝,相遇时,我只是伫立一旁,默默地远观,以致错过不少亲炙良机。然而,他们强大的气场,潜移默化感染着我,影响至今……

谭其骧先生(1911-1992)

  “谭先生”令人肃然起敬

  1978年10月初,系里举行迎新晚会,欢迎我们78级新生。晚会前几天,就听班主任李孔怀老师说:“谭先生身体不太好,前几个月突发脑血栓,一度半边瘫痪,但他答应会来参加……”“谭先生”,是指我们的系主任、年近七旬的谭其骧教授。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称谓,既陌生又亲切。后来我才知道,在系里,提到当时健在的老前辈、名教授,一般都尊称他们为“×先生”。那时“文革”刚结束,“先生”的称呼并不普遍,“×先生”这个人称代词,带有一种肃然起敬的仪式感。

  那天晚上,谭其骧先生果然来了。他穿着藏青色中山装,拄着拐杖,被其他老师搀扶着走进老教学楼阶梯教室。虽然不良于行,但他气色好,兴致很高,好像还说了一段话,热情洋溢。我曾在另一篇文章中记述过当晚的一个细节:

  晚会高潮时,系主任谭其骧先生鼓动他的副手、系副主任黄世晔先生:“世晔,来一段吧!”黄世晔问:“清唱吗?”谭其骧点点头。因未戴髯口,黄世晔用手掌遮着口唇,清唱了一段京剧老生。他唱的什么,我早已不记得了,但谭其骧在一旁击节扣掌、怡然自得的神情,我至今难忘。

  黄世晔先生毕业于西南联大,是拉丁美洲史专家,喜欢唱京戏。以后几年,他也曾多次登台清唱,其标志性动作就是“以手遮口”,我从未见他带妆亮相过。与黄世晔一样,谭其骧也是京昆票友,上世纪30年代他在燕京大学求学时,就常去各戏园听戏,并学过昆曲,还曾经粉墨登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经常和赵景深、卢鹤绂、索天章和李振麟等教授一道,在工会俱乐部拍曲唱戏;1960年,新编历史京剧《海瑞罢官》公演时,剧作者吴晗先生还特地向他征求过意见……我还听说,谭其骧擅须生,他夫人李永藩工青衣,在唱戏方面,他俩可谓“珠联璧合”。不过,那天晚上,只有黄世晔一个人开嗓,谭其骧只是一个听众。我想,假如他不是身体有恙,说不定也会来几段“西皮二黄”呢!

  那次晚会后,谭其骧也偶尔出现在100号楼,但我很少见他出席大会。那时,他大病初愈,正夜以继日修订《中国历史地图集》。对于这一国家重点工程,谭其骧可谓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直到毕业前夕,我才又一次在会上见到他。1982年6月1日,学校举行“祝贺周谷城教授执教60周年报告会”,主持会议的就是谭其骧。在进入工会礼堂会场时,他似已康复如常,再也不需别人搀扶了,与大家有说有笑,侃侃而谈……

周谷城先生(1898-1996)

  有魏晋遗风的周谷老

  那天报告会的主角,显然是周谷城先生。耄耋之年的周谷城是系里唯一的一级教授,大家都尊称他为“周谷老”。只见他神采奕奕,胸佩红花,坐在主桌中央,一边是校党委书记盛华,另一边是谭其骧。会前,系副主任汪瑞祥老师找到我,让我作为学生代表致辞,我很诧异――在班上,我并不出类拔萃,为什么会选中我呢?

  那次当众发言,我战战兢兢、心里发虚,等念完稿子,才松了一口气,疾步走向周谷城,向他鞠躬致敬。在热烈的掌声中,周谷城亲切地握住我的手,说了几句话,但他那浓重的湖南口音,我没能完全听懂。

  周谷城学问博大精深,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言行,一向为人瞩目。上海解放前夕,他作为进步教授被国民党军警逮捕,被押上警车前,他对着镜子梳头,系领带、穿西装,从容不迫;“文革”中,他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批斗会一开完,他就昂首阔步,跑到国权路小餐馆里坐下,大快朵颐……这种洒脱,很有点魏晋风度,令人折服。我第一次见到周谷城,是在一个冬日下午,那天我正在100号楼资料室看书,忽然有人推门进来,正是周谷老!他戴一副变色眼镜,穿黑呢大衣,脖子上系一条米色围巾,手里还拎着一只黑色人造革包――原来那天发工资,他是到系里领工资的。只见他把包往桌上一放,喊了一声:“小董!”小董名叫董力生,是资料室管理员,因在“文革”中精神受刺激,常常自言自语,此时正沉浸在个人世界里,听到有人喊,他抬起头,怔怔地看着周谷城……这一幕,令我印象深刻。

  后来,周谷城担任了领导职务,社会活动多,就不太能在100号楼见到他了。但他为人热情,对系里的事总是有求必应。我所在那一届毕业前夕,百忙中的周谷城与苏步青校长等一起,与我们班级集体合影,并题词曰:“四年业绩已粗成,明日奔赴实践中。两个文明欣有就,毋忘母校育新人。”这个题词,印在了那张集体合影照上。

陈仁炳先生(1909-1990)

  “嘿!你看陈先生的皮鞋!”

  因年事已高或疾病缠身,周谷城、谭其骧等老先生大多不为本科生开课;我们的任课教师主要是像朱维铮、李华兴、金重远、杨立强和沈渭滨这样的中年讲师。但也有例外,陈仁炳、杨宽和张荫桐等老先生就为我们上过课,其中,陈仁炳先生是任课教授中最年长的一位,那年,他大约72岁。

  陈仁炳是一位传奇人物。1932年,他毕业于沪江大学,后赴美留学,先后获得加利福尼亚大学硕士、密执安大学博士学位。1953年,从圣约翰大学转到复旦历史系任教,从事社会学、美国史和民主制度史研究。他的英文造诣很深,曾有多部译著出版。直到他晚年,他还投书《民主与法制》杂志社,就该刊英文译名进行商榷。不过,他的学术名气远没有他的政治名声大。上海解放前,他就加入民盟,参加反蒋活动,活跃于中共地下党支持的“上海大学教授联谊会”(简称“大教联”);上海解放初,他任民盟中央委员、上海市政协副秘书长。1957年,他又被送到校木工厂“接受劳动改造”。“文革”结束后,他选择重执教鞭,开设《世界史英文名著选读》课,我们是他复出后教的第一批学生。

  听说陈仁炳要来上课,同学们奔走相告,开始悄悄散播有关他的传闻――流传最广的,莫过于他的名字曾出现在《毛选》第五卷中。开课前,系里发下油印教材,16开本,厚厚一大册,内容都是世界近现代史上的名篇,如美国《独立宣言》、罗斯福《炉边谈话》和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等等。这些名篇,据说都是陈仁炳亲自选编、油印的。看得出,他亲力亲为,有自己的学术标准。

  上课那一天,大家期盼的陈仁炳终于来了。他戴深色近视眼镜,眉宇间透着几分忧郁,穿一件灰制服,背微弓,但气度不凡。进教室后,他并没有像其他教师那样登上讲台,而是移走讲台,搬过椅子,在一张课桌前坐下――在所有任课老师中,他是唯一坐着授课的人。坐下后,他的脚就伸了出来,“嘿,你看陈先生的皮鞋!”一位同学眼尖,对我轻声叫道。我抬眼望去,陈仁炳脚上穿着一双棕色牛皮鞋。当年,市面上流行的是猪皮鞋,低档、黑色,没有光泽,价格为七元六角五分(被戏称为“765”鞋);但他那双鞋,样式虽旧,却油光锃亮,一看就是舶来品。

  陈仁炳讲课,一如他的旧皮鞋,黯哑迟缓间,不乏亮色与光彩。记得有一次,他谈到英语语气词,忽然话锋一转,说上世纪40年代初,他在重庆曾听过郭沫若先生一次关于屈原的演讲,郭老说,今天的“兮”字,屈原时代读作“呀”(音“啊”),例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就是“我又叹息又流泪呀”;还有一次,不知怎么谈到了九一八事变,他说他早就是一个爱国学生,留美期间曾组织留学生参加过抗日集会,说到这里,他突然顿住,略有点哽咽,情绪激动……大家都明白,陈仁炳的这种“坐而论道”,是需要仔细咀嚼、品味的。

杨宽先生(1914-2005)

  “杨先生”与“老杨”

  杨宽先生为我们开过《春秋战国史》选修课。他比陈仁炳要年轻几岁,但资格很老。1932年,他考入光华大学文学系,毕业后不久即任光华历史系副教授、教授,他在这一时期的《中国上古史导论》,就已奠定了他在中国古代史研究领域的地位。1946年,杨宽就任上海市博物馆馆长时,年仅32岁。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担任过上海博物馆馆长、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并兼任复旦历史系教授。1970年,他从五七干校调到系里。调任后,有过一个插曲:因教工早就认识他,仍称他为“杨先生”,不料工宣队长听到后,当众宣布,像他这类被改造对象不配称“先生”,只能叫“老杨”,这让他一直耿耿于怀:“从此,有些人就不敢招呼我,或称我‘老杨’而不再称‘先生’了。”

  杨宽个子不高,两鬓斑白,圆圆的脸上总是笑眯眯的,脾气很好。讲课时,他逻辑缜密、条理清晰,因长期在上博工作,他喜欢用出土文物来佐证某些论点。不过,因为他是青浦人,讲一口上海本地普通话,外地同学听起来有点费劲。有一次,当讲到“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时,外地同学没听懂,面面相觑,他随手将这段话写在黑板上,并加画了几个圈,大家看后,恍然大悟……一个学期下来,不会说沪语的外地同学,都学会了“乱臣贼子”的沪语发音。“乱臣贼子”一度成为班里的流行语,经常被大家用来互开玩笑。

  我毕业后不久,杨宽就离开复旦赴美定居了。听到这个消息,我有点意外。直到不久前,我读他在海外出版的《历史激流:杨宽自传》时才发现,他的赴美与家庭原因有关。原来,他在为我们上课期间,心情并不好,而我们当时竟一点也没察觉……他那笑容可掬的形象,在我的脑海中永存。

张荫桐先生(1917-1998)

  “张先生保养得那么好!”

  在系里老先生中,张荫桐先生属于“少壮派”,那时才60岁出头。我至今记得他的形象:四方脸,戴一副黑框眼镜,肤色白里透红,一头黑发,看上去年轻潇洒,同学们暗暗惊叹:“历经磨难,张先生还保养得那么好!”

  张荫桐当过学校教务处注册主任,但他的过去少有人知道。他早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学肄业,1940年2月入读复旦史地系,1943年底毕业。据说他在北碚读书时,就倾向进步,与诗人邹荻帆、冀等进步同学关系密切。有一次,国民党军警到复旦抓走一位名叫张同的学生,过几天又放了回来,说是抓错了,原来他们的抓捕对象正是张荫桐。抗战胜利后,张荫桐返沪,负责民盟上海地区工作。因继承了父亲一笔遗产,他一度成为“阔佬”,担任过几个公司的董事长、经理。他住在杨树浦一幢“豪宅”里,楼下租给外文系教授林同济夫妇。冀先生在《血色流年》一书中记述过一则往事:冀毕业后,因生活无着,曾向张荫桐求助,“很快得到回信,说‘一切’他‘包了’”。不久,张荫桐就为他谈妥了工作,“张表示,我可以住在他家里,给我一间房”,还“可以给我买一辆当时流行于上海的小轮摩托……”读到这里,我突然顿悟:难怪张荫桐“保养得那么好”!

  张荫桐是日本史、南亚史和南洋史专家。大三开始,我选修过他的两门课:《南亚史》和《东南亚史》。他讲一口普通话,咬字准,讲课抑扬顿挫。南亚和东南亚的人名、地名,拗口生僻,但在他念来,总是朗朗上口。有人说他日语流利,但我也没听他说过一句;倒是听他飚过几个英语单词,例如caste(种姓)、untouchable(贱民)等等。不知何故,他的研究方向不算热门,选他课的人却特别多。记得《东南亚史》期末考试成绩公布后,班里有传言称:凡考试成绩得“优”者,将由张荫桐带领赴菲律宾马尼拉考察。大部分同学听过后,知道那是开玩笑,一笑置之;偏偏有一位同学当了真:“我考试得了‘优’,怎么我没被通知去马尼拉呢?”今天看来,这个“马尼拉传言”的流传,也可证明张荫桐在学生心中的魅力。

  20年后,我真的去过一次马尼拉。当飞机降落在阿基诺国际机场时,回首往事,不禁哑然失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