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红色教育的课堂 · 思想锻炼的熔炉
联系人:叶主任
电 话:18079690009
Q Q:645260548
邮 箱:645260548@qq.com
地 址:上海市奉贤区望园路1698弄31号22幢4层4187室
不见鬼子不挂弦――真实的《地雷战》
电影《地雷战》海报
电影《地雷战》中的“镇妖石”
1962年元旦,八一电影制片厂在山东海阳实景拍摄的军事教学片《地雷战》上映了。这部电影影响了几代人,许多经典台词如“不见鬼子不挂弦”“可怜我的探雷器”“土八路大大地厉害”等,至今还朗朗上口。影片成功塑造了赵虎、玉兰等勇敢、智慧的民兵形象,成为中国人心中难以磨灭的银幕记忆。
“爆破大王”赵守福
这种雷不炸前边探路的伪军,也不炸被逼着开路的乡亲,专炸后边的鬼子大队人马。
电影《地雷战》的主人公――赵家庄民兵队长“赵虎”的“赵”字,就来自海阳赵疃的“爆破大王”赵守福。
1940年3月10日,日军从青岛入侵海阳县,在行村(即《地雷战》中的黄村)、小纪等地设立了据点,残害中国百姓。1943年春,中共海阳县武委会在南埠村召开各区武委会主任会议,县武委会主任栾进阶介绍了平度大泽山区民兵摆地雷阵杀鬼子的经验;参谋杨兆龙传授了埋雷方法,并发给各区数颗铁地雷。从此,海阳民兵与地雷结下了不解之缘。
赵疃位于行村、夼里村、孙家夼村据点之间,是日伪军“扫荡”的必经之路。赵守福等民兵决心也像大泽山区民兵那样,用地雷好好教训教训鬼子、伪军。
1943年10月的一天,200多个日伪军从行村据点到寨头村“扫荡”。吃晌午饭的时候,赵守福听到这个消息,顿时来了精神:下半晌,鬼子一定从村西大道回据点。对,炸他狗日的。想到这儿,他放下饭碗,来到赵同伦、赵乾江家,三个民兵一合计,决定干他一家伙,灭灭鬼子的威风。
来到西大道,三个人在路西石堆、路东地瓜地各埋下一颗绊雷后,隐蔽在山枣埠顶的小树林里,静静地等着鬼子和伪军。下午三四点钟,队伍前边的伪军拿着抢来的东西,又说又笑地朝西大道而来。走着走着,“轰”的一声,伪军 响了石堆里的地雷,后边的日伪军慌忙向东跑。正合适,地瓜地的那颗地雷响了。两颗雷炸死、炸伤伪军7名,赵疃第一次炸响地雷,初战告捷。
鬼子、伪军吃亏后,想出了个鬼点子对付绊雷。他们用望远镜观察前方,发现地雷绊线后,剪断绊线,起出地雷。眼见着好不容易埋下的地雷让鬼子发现了,赵守福开动脑筋,琢磨出了“头发丝雷”(又叫“马尾雷”),也就是用头发或马尾作雷弦,鬼子的望远镜发现不了,走近后只能等着挨炸。他还总结出埋绊雷的技巧:埋雷地点要比周围路面凹一点,绊线跟路面要有空隙,让鬼子 得着。
望远镜不行了,鬼子又拿长杆子排雷。于是,赵守福发明了“长藤雷”(又叫“前推后响雷”)。这种雷不炸前边探路的伪军,也不炸被逼着开路的乡亲,专炸后边的鬼子大队人马。杆子排雷方法失败了,鬼子从日本国内运来探雷针、探雷器排雷,民兵们研究出了“防探雷器(针)地雷”。这种地雷用电池发火,探雷针、探雷器一碰就爆炸。
四起的雷声,炸得日伪军龟缩在据点里,不大敢出动了。行村据点的日伪军把四个围子门堵死三个,只留下一个南门进出。这还不放心,又在护城壕下专门设了个登记所,盘查行人,以此防止民兵混入据点。登记所所长姓刘,满脸大麻子,是个铁杆汉奸看门狗。
1944年夏天的一个深夜,酷热难耐,赵守福、赵学法、赵华义等6名民兵,悄悄摸到行村据点南门东侧的灵山上。赵华义等4名民兵队员留下负责掩护,赵守福、赵学法每人带两个地雷,匍匐摸到南门。就见赵守福顺着壕沟爬到登记所,撬开木棂窗,跳进屋里,在门上拴了一个“开门雷”,又把另外一颗地雷放在“刘大麻子”办公室桌旁的废纸筐里,雷弦拴在椅子腿上。赵学法则在东南角碉堡门口、南门围门口,各埋下了一颗“封门雷”。
第二天一大早,伪军刚一开门,门开雷响;碉堡上伪军慌忙开门想打听情况,同时报销。汉奸刘大麻子担心“太君”找他算账,急忙赶到登记所,一推门,脑袋就被炸开了花。几个伪军进来收尸,碰倒了椅子,拉响了废纸筐里的地雷,顷刻成了死鬼。十几个人被炸死,日伪军气坏了,到处张贴布告:“谁捉着赵守福赏10000元,割着他的头者赏5000元……”
1945年春天,八路军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问当时还叫“赵良桂”的赵守福:“你怕不怕掉脑袋?”
“怕就不当民兵了!”赵守福脱口而出。
许司令员听了很高兴:“好!打败鬼子、收复失地。以后叫你赵守福吧。收复、守福,只有收复失地才会守住幸福啊!”
赵守福研制出30多种地雷,培训民兵爆炸手12000多名;参战200多次,创下杀敌183名的纪录。他先后被胶东军区、山东军区授予“爆炸大王”“山东民兵英雄”称号。1950年,被授予“全国民兵英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