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红色教育的课堂 · 思想锻炼的熔炉
联系人:叶主任
电 话:18079690009
Q Q:645260548
邮 箱:645260548@qq.com
地 址:上海市奉贤区望园路1698弄31号22幢4层4187室
从一副对联看周恩来的协调发展观
周恩来一生历尽沧桑,虽历经荣辱却不变初衷。他遇事沉着冷静,科学分析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通过制止、回击、调解、疏导等方法,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灵活机动、巧妙科学地应对;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他那独到果断、富有创造性的智慧和才能不仅体现在政治、外交活动中,也在经济建设舞台留下了浓墨重彩。其中“大跃进”后在经济调整中的一副对联就是一例生动体现。
对联的产生
1960年8月30日―9月5日,针对“大跃进”中出现的问题,国家计委向国务院汇报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提出应以整顿、巩固、提高为主,增加新的生产能力为辅。周恩来将“整顿”改为“调整”,并增加了“充实”二字,从而初步形成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周恩来把“整顿”改为“调整”,使内容更加广泛,突出了扭转比例失调的含义,更切合当时经济形势的需要。1961年1月召开的中共八届九中全会上正式通过了这个方针。
尽管提出了基本工作方针,但是各级领导人对形势的认识并不统一。有的认为经济问题并不十分严重,没必要进行大的调整;有的认为,主要是农业拖了后腿,工业没有什么问题;一些人更是怕又像1959年反右倾那样被戴上右倾机会主义的帽子,怕政策多变。这些情况阻碍了“八字”方针的贯彻执行。导致不能主动调整经济,将有限的财力、物力,集中于国民经济最薄弱的环节,在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取得相对最大的产出;拖着大摊子,长线、短线相互拖着一起下降。1961年,在基本建设、工业急剧下降的同时,农业生产下滑的趋势尚未得到扭转,财政、信贷赤字没有消除,货币发行量继续扩大,物价猛烈上涨,人民生活依然十分困难。
为了迅速统一全体干部的认识,认真贯彻调整方针,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扩大的工作会议。出席会议的有中央、中央局、省、地、县(包括重要厂矿)五级领导干部,共7118人。史称七千人大会。要求全党团结起来,踏踏实实地做好调整工作,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调整工作的宏观经济工作的实质,是贯彻综合平衡方针。
1962年3月,陈云在中央财经小组会议讲话中进一步阐述了综合平衡方针。他说:“所谓综合平衡,就是按比例,按比例就平衡了。按短线搞综合平衡,才能有真正的平衡。过去几年,基本上是按长线搞平衡,这样,最大的教训是不能平衡。搞经济不讲综合平衡,就寸步难移。”在陈云讲话时,周恩来插话说:可以写一副对联:
上联是“先抓吃穿用”,
下联是“实现农轻重”,
横批是“综合平衡”。①
这幅对联生动地概括了综合平衡方针的目的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