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红色教育的课堂 · 思想锻炼的熔炉
联系人:叶主任
电 话:18079690009
Q Q:645260548
邮 箱:645260548@qq.com
地 址:上海市奉贤区望园路1698弄31号22幢4层4187室
“他是重生亲父母,我是斗争好儿郎”
1935年七八月份,一位因个头高大而被叫作“刘高佬”的红军带着队伍,藏进了李盛发他们村后面的一个石洞里,有时在,有时不在。
“那时,我父亲给他们做地下交通员。转眼间,1936年春节快到了,‘刘高佬’就跟我父亲说,能不能想办法给他们买一点年货,给战士们过个春节。我父亲问清楚买什么后,就去街上买回了一只鸡、一条鱼,还有几斤猪肉。”6月23日,在广东韶关南雄市油山镇,70岁的李英成讲述了父亲李盛发帮“刘高佬”买年货的故事。
“年货买回来后,‘刘高佬’对着大家说,你们看国民党不是想封死我们吗,今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我们有老百姓的支持,照样可以过一个‘好’的春节。”李英成说,“很久以后,我父亲才知道,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依然保持乐观的‘刘高佬’原来是陈毅。”
当时,对陈毅和他带领的游击队来说,那个春节确实已经很“好”了。
因为就在不久前的1935年11月份,国民党为对活动在赣粤边地区的游击队进行“清剿”,实行了封坑封山、移民并村的政策。
“我们老百姓被迫迁走,后来,房子也都被烧掉了。国民党只允许百姓初一、十五进山,还要进行严格盘查。我父亲就利用进山的机会,装作去砍柴给游击队送点吃的,或情报。陈毅还教会了我父亲‘敲三下竹’进山的暗号。”李英成说。
面对国民党的“清剿”,陈毅带领游击队想尽各种办法在深山老林里“极限”生存:没有粮食吃,就挖野菜、摘野果、捕野物充饥;没有房子住,就搭茅棚,或住山洞;缺少衣被御寒,就靠相互的体温依偎过夜。
然而,随时来临的生命危险,对游击队来说,仍然猝不及防。
1935年冬天,陈毅带领游击队在油山一带行军,遭到伏击。他钻进林中迷失了方向,与游击队失去联系,加上旧伤复发,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晕倒了。
“当年,我奶奶李桂花就是在这里发现了昏迷的陈毅。”6月15日,在江西信丰县油山镇老屋下村,朱定生指着村旁竹林内的一小块空地说。
“我奶奶上山砍柴经过时,看见一个人倒在地上,还受了伤。就赶紧返回村里找人把他抬回了家,藏到阁楼上养伤。”朱定生说。“当时大家都叫他‘大老刘’,我奶奶后来才知道自己救的是陈毅。”
“刘高佬”“大老刘”都是陈毅的化名,但那时乡亲们甚至很多游击队员并不知道,但他们知道自己冒着危险帮助的是红军游击队。
很多人为此献出了生命,朱乙妹就是其中之一。